配资招代理 中国太保极限“缩编”,收益大幅下滑,“傅赵组合”下中局突变

发布日期:2025-07-04 23:14    点击次数:155

配资招代理 中国太保极限“缩编”,收益大幅下滑,“傅赵组合”下中局突变

时代的灰尘配资招代理,最终落在了营销服务部头上。

6月中,中国太保撤销旗下保险营销服务部的脚步依旧没有停歇。6月26日,寿险宁波江澄营销服务部被撤销;6月19日,寿险湖州南浔练市镇营销服务部被撤销;6月16日,寿险佳木斯同江营销服务部被撤销;6月11日,寿险丽水庆元县营销服务部被撤销;6月6日,寿险鹤岗宝泉岭支公司被撤销;6月4日,寿险杭州武林支公司被撤销……

近2年来,中国太保在全国极限“缩编”的脚步没有停止,数据显示,其在2023-2024年裁撤近300家营销服务部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又裁撤基层营销服务部几十家。

保险公司裁撤营销服务部,是时代巨变下的一个缩影。

它为什么要极限“缩编”呢?首先,是因为营销员规模的失速下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太保寿险月均营销员规模为79万人,2020年下降至74.90万人,到2022年中,月均保险营销员下降到31.2万人,到2025年Q1季度末,营销员总量下降至18.8万人。太保营销员数量的失速下跌,既有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自然脱离,也有公司“清除三虚”的主动作为。人走了,办公场地和分支机构“缩编”也是水到渠成的。

其次,从经济逻辑上来看,营销员在中国保险业发展史上,一直充当着“零时工”的角色,既然是零时工,那么有“工”的时候就给个展业的工号,没“工”的时候,号自然就被收回了。来来回回一折腾,保险公司收获了保费,代理人收获了失业。看似花开两枝,但是又相辅相成。而经过二十多年几千万中国保险人尤其是基层营销员苦口婆心的市场科普,市场的保险认知被大幅提升。这又导致了两极化的“分工”,一极是普通牛马的保险需求,以后主要靠线上服务来解决,另一极是相对高净值人群的保险需求,这部分需求主要由线下的精英代理人来解决。而精英代理人,将主要集中在高线城市。而此前保险公司布局的县域及以下的营销服务部,大部分将会逐步裁撤,从而达到削减固定经营成本的目的。

以前,保险公司“保味”很浓,是因为一对一场景下的推销与说服,虽然过程艰难,却是能醒神提脑。以后,保险公司的“工具味”更加突出,是因为保险的数智化改革,将更多地通过数据智能分析,精准卡位保险需求。曾经的“陌拜”,或被直播等新营销手段替代。保险公司去了“保”味,“资本味”越来越浓了。

随着资本体量的积累,投资端在保险公司经营业绩中的地位开始更加突出。

从投资业绩来看,2025年Q1中国太保营业收入937.17亿元,同比下降1.8%;归母净利润96.27亿元,同比大降18.1%。与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4.95%的数据形成鲜明对比。

财报显示,太保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2024年Q1的151.04亿元,暴跌至2025年Q1的16.55亿元,公允价值同比降幅高达89%。且其总投资收益率随之降至1.0%,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这一剧烈波动的背后,与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直接相关。在新准则下,股市债市波动被成倍放大计入当期损益。

就中国太保来说,其总投资资产为2.81万亿元,其中权益类资产占比数值持续攀升,2024年股票投资同比增长35.35%至2550.65亿元。规模越大,市场的负向波动对利润的冲击就越猛烈。

对比同业中国人保、新华保险等企业,太保在权益投资领域的被动策略,在震荡市中颇显脆弱。

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太保投资也曾尝试另辟蹊径。2020年,中国太保曾举牌赣锋锂业H股,尝到甜头。此后,2022年和2023年,中国太保又分别对天齐锂业H股和光大环境H股举牌。而天齐锂业暴雷后,其股价较其高位跌超75%,不仅给中国太保造成了较大的财务损失,也对其投资策略和信心带来了冲击。

2025年Q1,中国太保投资资产2.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8%。一季度,公司投资资产净投资收益率(未年化)为0.8%,同比持平;总投资收益率(未年化)为1.0%,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从负债成本来看,这个收益率刚好在盈亏平衡点左右徘徊。如后面几个季度权益市场上没有结构性的大机会,则全年的投资业绩堪忧。

从策略上来看,太保严守战略资产配置定力,辅以灵活调整的战术资产配置策略,聚焦于低估值、高股息、长期盈利前景好的权益类投资品种配置,同时积极配置长期固收资产,延展资产久期,打法中规中矩。

在“负债”端,太保寿险加速营销服务部“缩编”,同时继续推动长航二期“北极星计划”的落地实施。从效果上来看,一季度,太保寿险实现规模保费1184.22亿元,同比增长11.8%;新业务价值57.78亿元,同比增长11.3%。

但从规模增长的背后,也可以看出其结构性隐忧:代理人渠道持续萎缩,规模保费同比下降2.3%,至828.74亿元,新单保费大跌15.2%;银保渠道畸形膨胀,规模保费暴增107.8%至257.22亿元,新保业务激增130.7%。

银保业务的爆发增长源于“报行合一”政策放开合作限制,渠道佣金率降低,但业务含金量极低:寿险保险服务收入仅微增0.6%至209.80亿元,保费的内涵价值并不高。

太保寿险作为“老三家”的“看门人”,如今其“老三”的市场地位受到泰康、中邮、新华的挑战,岌岌可危。

在业绩滑坡的同时,太保在公司治理上也漏洞频出,其收“单”频率有所抬升。(罚单)例如,今年6月,太保产险浙分和温州公司因“给予合同外利益”及“编制虚假材料”,合计被罚136万元,年内累计罚金已近千万。而浙分副总经理叶某某则五年内四次受罚,累计被罚46万元。其违规行为颇具一定的代表性,如违规下调车险赔案估损金额、编制虚假报表、违规使用条款等行为,都显露出其在业绩压力下的行为失控。

面对困局,太保新组合傅帆+赵永刚推进的太保新改革战略步履蹒跚,效率低下。例如其“长航”二期主推分红险产品,在2024年实际占比为21.26%,低于其“超50%”的战略计划,等。

同时,在长寿时代的养老社区建设方面,截至2024年底在13城落地15个养老社区(投入运营的9家),远远落后于同业的布局,如泰康养老社区覆盖43城,中国太平布局76家养老社区,新华保险则在16城落地21个康养社区,等等。

棋到中局,太保在产品、渠道、养老、投资等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2.8万亿的金融巨轮,如何在利率下行中破解久期错配的难题,几百个基层营销服务部被裁撤的背后,这些人员如何合理安置?机构“缩编”的过程中,如何确保“为有源头活水来”,给集团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这些问题的破解,既需要高超的战略智慧,又不能缺乏悲悯的人文情怀配资招代理,“傅赵组合”,在破与立之间,是否真正做到了统筹兼顾了呢?



 



    Powered by 在线证劵融资_网络证劵融资_网贷炒股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